沈帥青:狀元齊讀醫 精英職業選擇單一?

職場

發布時間: 2017/07/14 02:00

最後更新: 2017/07/23 22:09

分享:

分享:

文憑試放榜,六個狀元五個想讀醫,剩下一個勢成牙醫,再次惹來精英學生選擇單一的討論。

行醫者能懸壺濟世、救急扶危,對有志貢獻社會的學生總有一定吸引力,但醫生未必放諸四海皆享光環,內地正是實例。最出色學生紛紛決意投身杏林,至少反映本地醫學界坐享聲譽。

小學生想法天馬行空,最近有調查發現港童最渴望當明星、運動員、遊戲設計員,絕不教人驚訝,只是當會計師、建築師等已不再「入流」,醫生仍能穩守
志願第5位,僅次教師。小童普遍嚮慕醫護人員,今屆各狀元於實習、義工、觀課、家人患病等經歷後,依舊沒被受訓時間特長、須輪班應召等阻嚇,日趨老化的港人倒也能受惠。

本港醫護短缺,內地亦然,但無論清華抑或北大,醫科皆不是尖子首選,數學、純理、電腦等的錄取分數綫反而更高。內地人近年醫保基金、醫療費用開支猛漲,醫生及醫護薪酬卻依舊微薄,往往須靠紅包及回扣藥品收入補足,早前廣州再爆出不封利市救護車不開動的新聞,幾已是見怪不怪。

香港相信高薪養廉,港大的深圳醫院一樣比同業高6、7成,執意堅拒陋習。本港醫科畢業生入職醫管局是總薪級表第30點,每月已穩拿56,755元,比起八大平均薪金才19,300元,高上數倍,較英國、新加坡醫科畢業生平均約2.4及2.8萬港元,也遠更優厚。

既然香港醫生有光環也有高薪,能成為狀元之選,大概也是無可厚非。再者,醫生近年已不僅靠專業醫人,愈來愈多人組成杏林覺醒、真普選醫生聯盟、反港獨西醫前線等組織評論時政、推動各式社會發展。

只是從社會角度來看,今天醫科幾招盡狀元,連法律學院都有所不及,是否也真的代表本地經濟太過單元,比如未有發展出堪比美國或內地蓬勃的科創生態,令兒童可真正靠遊戲設計當終身志業?

科創堪稱城市未來競爭力所在,過去不少狀元其實最終輾轉成為出色企業家。1994年十優生蒲得志於科網尖峰加入Yahoo,2009年放棄高薪厚職再次寫程式,5年後又開拓出專服務日韓遊戲玩家的社交平台QooApp;另一十優生周勝馥曾為職業賭徒,最終於2013年創辦貨運平台EasyVan,或者皆是公眾更想看到的成功例子。
 
常說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,但細閱近年傳媒報道,就會各行各業都有狀元曾發熱發亮,得獎攝影師、表達藝術治療師、生物工程醫學學者、政治助理,不一而足。放遠點看,狀元最終的發展也許並不那麼單一。

文憑試狀元選科情況

年份 狀元總數 選科分布
2017 6人 5人料選醫學院,1人牙醫學科或營養學等健康護理相關科目
2016 4人 1人港大醫學院、1人港大牙醫學院、1人港大法律學院、1人中大醫學院
2015 11人 7人港大醫學院、1人港大牙醫學院、1人港大社會科學院、1人港大工商管理學及法學雙學位、1人港大政治學及法學雙學位
2014 12人 5人港大醫學院、3人港大法律學院、1人港大文學院、1人中大中文系、1人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、1人英國劍橋經濟系
2013 9人 3人港大醫學院、2人港大工商管理學及法學雙學位、1人中大醫學院、1人港大法律學院、1人港大統計及精算學、1人中大商學院環球商業學

撰文 : 沈帥青